工程案例

工程案例

音乐电影及《海上生明月》的创作背景

发布日期:2023-10-21293    已浏览 作者: 工程案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音乐电影是一种完整且独立的叙事美学体系,是音乐艺术与电影艺术完美融合 的艺术形式。从艺术形式上看,音乐电影是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有机结合,内容 以描述音乐生活为题材,是音乐在其中占主体地位的影片。此类电影通过讲述音乐 家的人生经历、艺术经历等,以展现其艺术个性和人格魅力。《海上生明月》就是 一部典型的音乐电影,其故事内容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第一节音乐电影概述 随着音乐电影边界和形式不断拓宽与发展,音乐电影逐步成为具有独立研究价 值的学科体系,以其独特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成为电影艺术中独具特色的分支 部分。在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音乐电影的概念界定、历史发展和题材分类三个方面进 行论述。

  音乐电影使观众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对于艺术欣赏的视觉与 听觉功能,通过完整的音乐和丰富的剧情得到完满的视听享受。

  音乐作为主要叙事手段,不仅仅可以 表现故事剧情和感情基调,还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故事剧情的张力,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音乐电影多以音乐家的人生经历为主题,通过演员直接演唱或演奏主题音乐作品,是具有极高音乐性的电影艺术。

  音乐电影拥有特定的主题音乐曲目和辅助性的音乐插曲,使用音乐艺术主导电影剧情发展,形成珠联璧合、相辅相成的完美艺术体验。本文中所研究的音乐电影《海上生明月》就是这样一部将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满足观众视听双重享受的艺术珍品。

  音乐艺术与电影艺术从电影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联系最初体现在默片时代。

  电影呈黑白两色且为无声的形式,略显枯燥乏味,很难吸引观众长时间集中观影,于是,就釆用现场乐队配乐的伴奏方式,以呈现出精彩的剧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这种声画分离的模式不足以满足大家对于电影艺术的审美追求。随着声画结合技术的愈加成熟,使有声电影正式崛起。音乐电影便随有声电影的诞生而产生。这部根据百老汇音乐剧改编而来的电影也能说是人类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音乐电影。

  在影片中,虽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和几段歌词,但广受大众喜爱。这部影片代表无声电影时代结束,也标志着音乐电影从此诞生。

  早期的音乐电影大量取材于百老汇音乐剧和话剧,而后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特殊类型片,例如歌舞片、西部片、强盗片、喜剧片等。20世纪20、30年代的音乐电影除了使用百老汇音乐剧题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代表内容是歌舞。它由音乐歌舞与故事情节结合而成,大致上可以分为以歌为主和以舞为主两种类型。

  而到了20世纪40、50年代,音乐电影的发展走向了巅峰时代。勃斯贝*勃克莱导演的《为我和我的姑娘》中“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爱情”这句话展现出这个时代音乐电影的主要思想内容。音乐电影中爱情故事、个人幸福及个人理想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迎合了大众审美趣味,而且颂扬着时代强音。

  在20世纪60年代,音乐电影因制作大、投入少而惨遭败绩。但在70年代后,《爵士春秋》和《歌厅》等一系列歌舞片再次唤起广大观众的热情和喜爱。

  此时,摇滚音乐和音乐录影带的兴起推动着音乐电影有了新的演变和发展,许多导演将目光转向记录音乐文化与音乐现场。进入80、90年代,音乐电影在题材与拍摄形式等方面也更加多元化。跟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逐渐完善并实现了音乐与电影的完美结合。

  继美国音乐有声电影上映之后,中国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有声电影时代。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以“蜡盘发音”的方法拍摄并上映了有声片《歌女红牡丹》,这部影片标志着中国有声电影的诞生。虽制作的过程老旧,观影效果不佳,但仍是一次中国电影史上将音乐、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勇敢尝试,由此开启我国有声片的制作。

  在音乐电影诞生的初期,电影艺术家们较成功地将音乐与演唱运用在电影中,使音乐真正成为艺术表现手段,并得到观众们的肯定和喜爱。1933年,有声戏剧片《四郎探母》通过对音乐舞台的记录,推动了音乐纪录片的兴起和发展。

  在1949年至1966年这十七年中,由于受到国家政治及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历经坎坷与沉浮,作为电影艺术分支之一的音乐电影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音乐电影大多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和传统民族风格,例如,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的电影《白毛女》;讲述爱国青年投身革命事业并逐步成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革命战争题材歌剧艺术片《洪湖赤卫队》等等。

  当然,在此期间也不乏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展现民俗民风,宣扬民族精神,描绘民族地域风情的作品,例如为建国10周年而创作,讲述大理白族人民生活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爱情电影《五朵金花》;

  在经历浩劫10年之后,中国电影艺术进入复苏阶段,封闭多年的电影艺术得以解放。改革开放以来,重获新生的音乐电影呈现出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和风格多变的繁荣局面。这些影片在创作方面回归到现实主义传统,更多地关注人性与精神层面。

  电影创作的对象也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有所加强,除了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以外,也更看重对普通人的美好人性写实。电影创作者也开始大量接触西方电影的创作形式,在借鉴国外优秀创作经验的同时,将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创作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艺术珍品。

  在当代,随着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也进入全盛时期,作为电影艺术分支之一的音乐电影也得以快速的提升。为符合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音乐电影注重从真实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设置、拍摄形式与手法等方面都更加饱满和完善,例如音乐电影《钢的琴》、《不能说的秘密》及《天台爱情》等作品广受好评。

  《海上生明月》是一部音乐贯穿始终的音乐电影,这部影片在那个时代可谓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创作探索。电影创作选择了新颖的题材和别具一格的形式,在剧中将音乐与人物剧情发展融合统一起来,给予观众完满的视听享受,实现了集“演”、“唱”于一人的新突破电影中的女主角扮演者是蜚声中外的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

  她的声音色彩独特,演唱风格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作为一部描写歌唱家成长过程的音乐电影,声乐作品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整部音乐电影的核心。

  因此,影片的音乐总制作选择了新中国乐坛上卓作丰富、广受赞誉的作曲家施光南。参加《海上生明月》的拍摄是关牧村艺术生涯中的一件大事,同时,对于施光南来说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电影中,施光南根据剧情发展及人物特征为关牧村精心打造了十几首以“大海”为主题的声乐作品。这些作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艺术歌曲类型,以声乐套曲《海的恋歌》为代表,另一种则是通俗歌曲类型,这些歌曲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声乐作品被巧妙地统一在完整构思里,均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

  因此,《海上生明月》中的这些声乐作品可以让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方面作进一步探索研宄。

  [1]音乐故事片《海上生明月》歌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