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立方2app下载

海上船组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布局广安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对策研究

时间: 2023-10-01 19:24:45 |   作者: 海上船组


  2013年9月,习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2013年峰会期间,提出了“中国可以与欧亚各国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指出要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加快同四周的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广安位于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与渝新欧大通道交汇处,地处西部经济中心区域,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地,处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位置,是国家川渝合作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大战略中,被确定为全省3个省际交界的次级交通枢纽和12个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之一。广安如何抢占先机、统筹兼顾、重点突破、赢得主动,全力打赢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攻坚战,笔者略有几点思考和建议。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是亚欧大陆间最重要的商贸通道,对亚欧各国经贸合作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指由我国东部沿海的港口群出发,经马六甲海峡,与欧洲各国相连的海上运输通道,目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陆上丝绸之路”通常是指依托第二欧亚大陆桥(即我国通常所称的亚欧大陆桥),经我国新疆,连接中亚、西亚及欧洲相关国家的陆路运输通道。第二欧亚大陆桥以我国的连云港等东部沿海港口群为起点沟通太平洋,利用陇海、兰新和新疆的南北疆铁路运输通道(在新疆以乌鲁木齐为节点向西分为南、北两个通道),连接中亚相关国家,进而连通西亚及欧洲各国,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并沟通波罗的海,北通道全长约10900公里,南通道全长14000公里。由于第二欧亚大陆桥大部分通道线位与古丝绸之路走向大体上重合,所以人们又称其为“现代丝绸之路”或“新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丝绸之路交通运输通道(走廊)为主轴,以城市和产业为主体,以商贸和流通为脉络,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而形成的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带状经济区。新时期,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有两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从战略上谋划我国与国外经贸交流与合作,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角度看需要在“海上丝绸之路”之外,强化“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加强通道布局和与四周的国家的互通互联,同时在运输政策上提供更多的便利;二是从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加强内陆区域的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历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交通基础设施成熟先进,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在对外大通道建设,各省区间的互通互联上仍存在短板,要进一步加强。

  交通运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障。已初步形成了以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架,以航空、管道为辅助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哑铃型”综合运输大通道。一是国际通道布局日益完善。经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伸向土库曼斯坦到伊朗及西亚的铁路正在规划中;中吉、中哈、中塔公路已开通,道路条件也在逐渐完善,这些公路与中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公路网络相连接。二是国内通道横贯东中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部,东起连云港、上海,途经西安,西抵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目前该区域内其中乌鲁木齐至兰州段包括陇海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国道312线三条并行线路构成“哑铃”的中间部分,乌鲁木齐以西段通过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分别连通南疆、北疆及边境口岸构成“哑铃”的一头,兰州以东段通过高速公路和干线铁路连通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成渝地区等构成“哑铃”的另一头。

  (一)制定交通发展规划,统筹交通规划建设。组织并且开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总体思路、布局方案和重点任务,以指导各地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并为制定“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在规划理念上,要更看重推进各运输方式交通干线的合理配置,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促进公路、铁路等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合,着力提高综合运输通道土地、线位等资源的集约利用效率,保障交通与城市群、城镇带的协调发展。

  (二)强化政策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交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交通条件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要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转移、促进我国与中亚等国家间的国际贸易往来、引导经济带内产业及城镇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国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逐步发展快速旅客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三)完善国内国际机制,快速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地区,涉及十余个省市(自治区),行政分割是阻碍跨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条件,需要研究制定完善的协调机制,通过建立不一样的层次、不同性质的协调机制。同时,需要完善与中亚、欧洲的跨国协调机制,并加强国内外交、商务、财政、国防、公安、海关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尽快签署落实上海合作组织交通便利化协定,协商制定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积极开通国际运输线路;进一步落实《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完善亚洲公路网路布局,统一亚洲公路建设及管理标准,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开展试点示范工程,积累发展经验。开展经济带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示范工程,全面加快通道内的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等建设,试点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示范区,或者在经济带内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省市(或城市群)试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示范区,鼓励先行先试,围绕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发展规划编制、发展政策创新、法律和法规建设、标准规范统一等工作探索发展模式,积累发展经验。

  广安位于四川省东部、毗邻重庆,处于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突出。广安是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务院确定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入新世纪,随着全市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广安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地增强;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内河航道及港口为基础的综合交通网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初步显现。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全方面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四川省提出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重大部署,广安肩负着“迈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和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使命。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必须扩大设施规模,优化系统结构,完善运输网络,健全服务功能,加快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充分的发挥广安区位优势,支撑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此,广安在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的高度,依据适度超前、弹性预控、统筹协调、集约环保的原则,明确了广安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了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和一体化运输服务方案;提出了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广安交通运输地位突出,是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四川省区域通枢纽城市、成渝经济区重要交通物流节点。截止2014年底,全市拥有铁路营业里程16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040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8.7公里;内河航道522公里,广安港货物吞吐能力412万吨。2014年广安完成道路客运量0.7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5.2亿人公里、货运量0.35亿吨、货物周转量27.5亿吨公里;水路客运量135.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0.12亿人公里、货运量571.9万吨、货物周转量3.2亿吨公里。广安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一横两纵”运输通道初步形成。“一横”由沪蓉高速公路(G42)和G350、G244部分路段构成,“两纵”分别由包茂高速公路(G65)、G210、襄渝铁路构成和由兰海高速公路(G75)、G212构成。

  ——公铁水联运格局雏形初现。目前广安已建成千吨级港口广安港,枣山客运枢纽站逐步形成,巴广渝、遂广高速公路年底贯通,依托已有的兰渝铁路、襄渝铁路、沪蓉高速、包茂高速,广安已慢慢的变成为川东北枢纽中心,即将构建成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客运网络基本形成。市、县、镇、村四级客运站布局日趋合理,方便了群众出行;与全国主要的经济发达省份和省内17个市州开通客运班线,中长距离客运线路基本实现高速公路运营;农村客运网络覆盖深度不断提高。

  ——交通基础设施结构和布局需要优化。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足,布局不完善,结构不协调。公路网络布局有待加强完善,技术等级有待逐步提升;铁路运力紧张,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缺乏衔接;水运潜力和优势有待大力挖掘。

  ——对外运输通道有待强化,市域交通仍不畅通。对外运输通道主要由山区四车道高速公路和普通铁路为主构成,通道的快速性和可靠性不高;承担沟通市县城市组团和快速集散作用的普通干线公路标准低,偏远地区、山区的乡村节点交通保障能力较弱。

  ——运输场站能力亟待提高,功能有待完善。目前全市仅有1个一级公路客运站,大部分场站实际旅客发送量已达设计发送能力,不能够满足日渐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没有等级公路货运站,铁路货站(场)能力严重不足,区域物流运输成本较高。

  ——运输技术装备发展滞后,服务水平亟待提升。营运客车发展总体数量、质量与需求不匹配,中高级客车比重较低,旅游客车数量偏少;道路货物运输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广安经济社会全面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运输需求总量也将迅速增加,预计到2020年,全市客、货运输量分别达到13010万人和10250万吨;到2030年,客、货运输量分别达16770万人和17400万吨。在运输量规模大幅度提高同时,需求结构还将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广安交通运输发展将面临重大机遇和更高要求:

  ——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在广安市域内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综合运输通道网络,形成联通国内国际、辐射周边地区、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必须充分的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交通供给结构,提高运输系统能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为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必须积极引导和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建设港口和货物运输枢纽(物流园区),完善快速货物运输网络。

  ——为适应广安“一心两翼、一轴四带”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必须强化主城区与区县以及相邻区县之间的交通联系,满足人员和物资运输需求;着力完善运输枢纽功能和提升换乘(装)服务水平,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衔接高效。

  ——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能源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充分的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优势,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化衔接、协调发展。加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力度,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广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立足广安,服务川渝;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完善市域内部交通网络,对接重庆、成都两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筑“能力充分、功能完善、外通内畅、安全绿色”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形成川渝合作交通门户、川东绿色交通示范基地和川东现代物流中心。

  以提升枢纽功能为核心,完善对外综合运输通道为重点,优化市域交通网络布局,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形成以公、铁、水骨干网络为基础、广安中心枢纽为核心、邻水、武胜枢纽为两翼、辐射川东渝北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广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广安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基本打通,高速公路网络和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干线铁路格局基本形成。嘉陵江、渠江(四九滩以下)航道可通行千吨级船舶,广安港初具规模,码头通过能力基本适应客货运输需求;建成2~3个综合客运枢纽和2~3个物流园区(中心),枢纽站场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显著改善;建设快速交通网络,市域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建制镇到邻近的对外交通枢纽的平均出行时间约30分钟;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快速推进,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100%。

  构筑依托广安、服务川渝、西进东出、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充分的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全方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实现旅客出行更便捷、物流成本更低廉、资源利用更集约、系统运行更高效,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支撑广安实现富民强市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全面建成对外综合运输通道,运输能力充分,资源配置合理;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中心)、港口、公路及铁路站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客货中转集散无缝衔接;建成1个民航机场,2~3座通用航空机场,航空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展望至2030年,广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广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将日新月异,可归纳为“5342工程”。

  “5”——五大通道:由“三纵两横”运输通道将构成广安“西进东出、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对外快速运输主骨架通道,实现广安与川渝地区中心城市的便捷联系,缩短与国内其它地区乃至四周的国家的时空距离。

  “3”——三个网络:由“三纵二横”铁路网、“四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以及“八纵五横”干线公路网构成的三大路网将全方面覆盖广安市域,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有国道,90%以上乡镇通干线公路,国省干线平均技术等级达到二级及以上,明显提升广安在川东渝北地区综合交通网中的地位。

  “4”——四大系统:一是由“两江一港四区”构成的内河航运系统;二是由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多种运输方式构成、衔接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中心)、港口以及货物运输枢纽场站的高效绿色货物运输服务系统;三是由客专动车、城际、普通旅客列车、机场快巴、城际道路客运班线以及各类客运枢纽站点等组成、换乘便捷的多层次客运系统;四是由智能化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系统、交通运输安全监测网络、交通运输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等组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这四大系统将支撑广安建设成为川东北现代港口城市,发展成为川东现代物流中心,全方面提升城镇和乡村居民出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智能、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二个百分百:以建制村100%通沥青(水泥)路和100%通客运班车为标志,实现城乡道路资源共享和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根据广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定位的要求,考虑广安市产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格局及特点,广安综合运输通道的整体布局为“三纵两横”:

  纵一通道——包头至广州综合运输大通道的组成部分:市域内连通前锋、华蓥、邻水城区及广兴、高兴、溪口等乡镇;南向直达重庆,北向经达州沟通陕、蒙、华北及以远的广大地区。

  纵二通道——银川至昆明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市域内连通广安市区、花桥、悦来、罗渡等乡镇;南向捷达重庆,北向经巴中沟通陕西汉中、宝鸡及以远地区。

  纵三通道——重庆至兰州及西亚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市域内连通武胜城区及街子、万善、坪滩等乡镇;南向通达重庆,北向经广元沟通兰州及西北广大地区。

  横一通道——沪蓉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市域内连通广安、岳池、华蓥、邻水城区及酉溪、石垭、枣山等乡镇;西向经南充沟通成都城市群,东向通达武汉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横二通道——广遂、广潼运输通道:市域内连通广安、武胜城区及胜利、龙女等乡镇;西向通达成都,经遂宁、潼南可沟通宜宾、泸州等川南地区。

  依据功能明确、覆盖广泛、结构符合常理、规模适当、衔接顺畅的原则,以高速公路为基本骨架,以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和重要工业园区、港区、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为主要节点,规划形成总里程525公里的“四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总里程1100公里的“八纵五横”普通干线公里由客运专线(含城际铁路)、快速铁路、普速铁路构成的“三纵二横一联”铁路网;以嘉陵江、渠江为骨架,规划形成210公里内河三级航道。

  根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无缝衔接、内联外通”原则,规划形成“一主两翼”综合枢纽,“一主”即广安中心综合枢纽,“两翼”分别指邻水综合枢纽和武胜综合枢纽。

  ——规划枣山、前锋、万善3个公铁联运的综合客运枢纽,在广安、华蓥、岳池、武胜、邻水城区各建设一个二级以上公路客运站;

  ——规划枣山、万善、前锋、高兴、广安港区等5个物流园区以及邻水、武胜、岳池等3个物流中心;

  ——广安港是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物流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规划形成广安、岳池、华蓥和武胜共四个港区;

  ——在广安中心城区(含前锋、华蓥、岳池)、武胜和邻水规划建成2~3个通用航空机场,积极促进通勤、旅游等通用航空服务业发展。

  以提高城镇和乡村居民出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出发点,不断拓展运输服务功能和领域,建立“畅通城际、同城重庆、速达成都、覆盖四邻、统筹城乡”的旅客捷运系统。在城际交通方面,充分的发挥铁路在多层次客运中的作用,积极争取客专动车、城际、普通旅客列车在广安境内增加停靠列次;优化道路客运班线资源,长途覆盖西安、武汉等主要大城市,中短途开通与成都、重庆、达州、南充、遂宁、巴中等城市的公交化客运班线;建设重庆、南充等机场广安候机楼,开行机场快巴,扩大民航服务半径;在市域交通方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研究发展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和城市轻轨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探索发展广安中心城区与武胜、邻水组团之间的城际公交;优化城乡客运网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全力发展农村客运,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镇村公交,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积极拓展客运服务领域,发展旅游专线运输、个性化包车、水上游览观光等服务,完善自驾游交通服务,鼓励发展空中旅游、通勤等通用航空服务业,满足多种层次的运输需求。

  以优化运力结构、鼓励技术进步、促进多式联运为手段,建立运输能力充分、技术装备先进、衔接顺畅、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货运体系。带领企业使用低耗、环保、高效的新型货运工具,鼓励货物运输车辆大型化、专业化发展,提升货运装备技术水平。调整内河船舶船型结构,逐步实现大型化和标准化,鼓励发展多功能中高档旅游客运船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有效发挥物流园区(中心)的聚集、扩散、辐射和品牌效应,支持港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延长航运服务产业链,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商。鼓励发展甩挂运输,建立以广安为中心,半径1000公里的覆盖重庆、成都、西安、兰州、武汉、贵阳、昆明等城市的快速货运网络。加快培育一体化运输服务市场,促进多式联运发展,进一步发挥铁路和水运在集装箱以及大宗物资运输中的作用,积极地推进农村物流、城市配送和快递业发展。

  2020年前是广安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时期,围绕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需要加快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保障能力,全方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的任务。

  加快渠江(四九滩至丹溪口段)和嘉陵江三级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工程,同步改扩建富流滩等航电枢纽和船闸;重点建设广安港区新东门作业区,积极地推进华蓥港区明月作业区、武胜港区中心镇作业区和岳池港区罗渡作业区发展,新建东门旅游码头和邓家旅游码头,适时开工建设石梯坎、梭罗、虎啸等货运码头;逐步淘汰落后船型船舶,引导鼓励发展与航道匹配的千吨级大型船舶,积极扶持航运服务业。

  重点建设巴广渝高速、遂广高速,进一步缩短与重庆、成都的时空距离;建设区间高速,加强与周边城市群中心城市间的快速联系;快速推进广安主城区过境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优化高速公路过境转换效率;加强完善普通干线公路网布局,提高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并与周边市县有效衔接;完善广安、前锋、华蓥、岳池、武胜、邻水六个城区的公路环线和部分场镇改线段,合理分流过境交通。

  重点建设枣山、前锋、万善3个综合客运枢纽,稳步推进广安中心城区、邻水、武胜、岳池等长途汽车客运站的搬迁和改造工作,逐步提升重点乡镇客运站的等级,新建一批农村招呼站;加强市域内主要景区(点)旅游客运集散站点和城乡公交枢纽站场的建设;快速推进广安港物流园、前锋、高兴、岳池、邻水等重点物流园区(中心)的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水运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促进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

  积极拓展省际、市际客运市场,建设市域快速客运系统,探索开通广安至华蓥、岳池、武胜、邻水的公交化班线客运,快速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提高农村客运班线通达深度,优化旅游客运线路资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及服务。培育货物运输龙头和骨干企业,引导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运输,鼓励开展甩挂运输、冷链运输、鲜活农产品及高的附加价值货物直达运输,培育扶持货代、快运、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等运输服务业态,全力发展港口物流,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研究制定广安民航支线机场发展的策略和机场布局规划,以建设重庆机场的备用支线机场为突破口,快速推进机场选址等前期工作,积极申请纳入《“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适时设置广安市综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建立健全与重庆及周边城市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通过定期沟通与协调,推进重大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及行业管理等标准的统一和对接。

  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上位规划,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设计、环保规划等别的行业规划的衔接;加快开展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重点港区、综合枢纽场站、通用航空机场等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争取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省级相关规划和建设规划;做好项目储备,加强线位、岸线、土地等资源的预控预留。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铁路、内河航道与港口、国省干线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公益性较强项目的投入,稳定农村公路建管养资金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公共客运尤其是农村客运的运营补贴;在用地指标和地方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重点项目一定支持。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充分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交通融资平台;积极争取融资政策和信贷的支持,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综合客运枢纽、城际铁路、通用航空等领域为突破口,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