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立方2app下载

海上船组

ONLINE·网络优先出版 配气成本研究之总结篇

时间: 2024-03-25 03:16:31 |   作者: 海上船组


  应《城市燃气》杂志特约,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领导和专家根据与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合作的城市燃气配气成本研究课题,撰写了系列分析文章,其全局性和结论性观点在本系列文章的最后一期“之七”进行了总结和瞻望,在此以网络提前出版形式与行业同仁分享。该文将于2021年三期在《城市燃气》(CN11-4756/TU)专家论坛刊发。

  第一作者简介:徐为民,男,1988年南开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先后在国家物价局轻工司、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国家发展改革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等单位从事价格管理工作,现为国家发展改革价格成本中心成本监审二处处长。2017年12月在《价格理论与实践》发表《浅议“标准成本”在政府定价监审成本中运用》,2018年《中国城市燃气配气成本研究报告》主要撰写人员。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以下简称为成本中心)与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以下简称为协会)2018年合作组织开展的城市燃气配气成本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通过前六篇专题文章分别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项研究工作涉及面较广,参与人员较多,历时也比较长,其实就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作为连载的最后一篇文章,有必要对这项研究工作做全面的回顾总结和瞻望。

  开展配气成本基础性研究,必须立足于坚持从实际出发,这是进一步研究相关规律性的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开展配气成本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城市燃气行业的真实的情况包括很多方面,根据开展研究的相关需要,关切以下三个方面重要特点:

  第一,经营区域的垄断性。城市管道运输是重要的公用事业,也是重资产行业,必须向区域内全用户无条件提供无选择性的均等的管网供气服务,因此,企业的经营区域必然具有排他性。

  第二,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城市燃气企业面临的竞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管网供气作为新进入市场的能源,第一步是要和其他的替代能源之间展开竞争,主要是依靠城市燃气的经济性、使用的方便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同业竞争,城市燃气企业之间在选择经营区域方面等展开竞争。

  第三,成本共济性。目前成本管网服务的相同价格用户,虽然其对每个用户管网售(配)气的实际成本有差异,但是对每个用户都是按平均成本计价收费,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高低成本的用户之间在成本上互助共济。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成本核算很复杂,不便于实施;另一方面,对差异化计价方式的社会接受度也不高。

  我国现行天然气价格管理实行三级管理体制。第一,中央指导全国天然气价格管理,制定长输管道陆上天然气省级门站价格;第二,省级制定省内短途运输价格或者城市门站价格,其中部分省还负责制定省会城市售(配)气价格,以及配气成本监审和价格管理办法;第三,省以下的市县级开展成本监审,制定本地管网售气和配气价格。

  当前在天然气价格这一块存在四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一是气源价格波动较大,气源商竞争不充分,影响中央定价的效能;二是城市燃气售(配)气价格缺乏与上游价格波动联动的调整机制(特别是居民用气);三是不一样用户的成本与价格及收益不匹配,都会存在交叉补贴,诱发过度竞争等方面的负面效应愈加彰显;四是在地方作为价格监督管理主体的管理制度下,各地现行主要是根据企业实际成本的定价规则,缺乏有效促进企业主动减少相关成本的激励机制。

  2017年以来,我委根据天然气价格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目标,要求各地制定了独立的配气价格。在城市燃气行业普遍配售一体的情况下,目前配气价格虽然还不能直接用于结算,但这项价格改革成果已初显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建立配气价格联动机制,及时向最终用户疏导气源价格的波动,特别是非居民用气。这表明价格改革为促进天然气行业的配气环节实现配售分离改革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配气环节存在经营主体多元化、用户类型多、各地情况差异大等诸多复杂情况,在配气环节实现配售分离改革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较多,因而与之配套的配气价格改革也任重道远,不能急于求成、孤军深入。

  2018年开展的配气成本研究,在调查237家企业实际成本情况的基础上,选择150家有效样本企业(样本公司数占全国燃气公司数的7%左右,样本企业2017年供应的天然气总量约占当年全国城市天然气消费量的35.6%)2015-2017三年的成本数据(涉及86项成本调查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概括总结了行业城市燃气企业业务构成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特征,研究分析了城市燃气企业配气成本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对完善有关政策、促进燃气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总体上看,配气成本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行业主要企业及社会专业研究机构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概括起来,研究的成果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数据分析方面。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调查数据分析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和变化规律。大致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1)不同气量规模的城市燃气公司数分布极不均衡。气量规模均值为界,公司数呈“一九分布”,即:均值以下占90%,均值以上占10%;合计气量呈倒“二八分布”,即:均值以下占20%,均值以上占80%。

  (2)企业的业务收入构成。分为管道营业收入、工程安装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三大部分。其中,管道营业收入占86%左右,工程安装收入接近10%,其它业务收入不到5%。而且,企业规模越大,管网业务收入比重越高,工程安装收入比重越低。再加上工程安装业务的利润较高,因此,企业气量规模越小,对工程安装业务的依赖度越高。

  由于不同气量规模的城市燃气公司数分布极不均衡,按公司数计算的算术平均配气成本与按企业气量加权平均计的加权平均成本差异较大。从数据的对应平衡关系考虑,主要从加权平均成本做多元化的分析。在天然气整体利益链中,配气价格只占售气价格的24.5%(约1/4),其中:配气成本占售气价格比重为18.5%。此外,在配气成本的构成中,直接的运维成本(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占比接近2/3,间接的期间费用占比略超1/3。

  随着企业气量规模由小到大变化,配气成本逐步下降;随着居民气量比重由小到大变化,配气成本慢慢地提高;随着管网通气时间由短到长变化,配气成本逐步下降;六大区域的配气成本水平差异较大。

  人员费用和资产折旧是配气成本中最主要的两个项目。两项合计约占配气成本的65%(接近2/3),其中:人员费用略高于1/3 ,资产折旧略低于1/3。配气成本水平与人员和资产效率指标之间总体上呈现非线性的反比关系。

  近年来,城市燃气企业的规模经营指标都在显著提升,但效率指标的变化较小,略有提高。

  二是政策建议方面。主要是根据数据分析的相关成果,进一步对完善有关政策、促进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扩大企业气量规模是企业降低配气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鼓励企业通过公平竞争兼并重组,扩大燃气企业经营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将目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分散经营、过度竞争非常激烈、效益低下的状况,改变为以大中型企业为主,适当集约经营、合理地布局、有序竞争、优胜劣汰的局面。其中,特别应逐步革除多家燃气公司在城市相同区域内交叉重复开展管道配气业务等过度竞争现象。

  非居民用气的比重越高,企业配气成本越低。同时,全力发展非居民用气,也是我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扩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的能源发展的策略的客观要求,因而成为企业扩大气量经营规模较有潜力的途径。因此,应充分运用天然气竞争替代的优势,鼓励发展非居民用气、提高非居民用气比重,包括鼓励城市管网范围内的工业、发电、供暖等行业积极选择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以有效降低配气成本。

  城市燃气企业的发展具有自身特殊规律性,企业未来的发展初期往往规模较小、负荷率较低,因而配气成本普遍较高,这也体现了企业由小到大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因此,要适当扶持新建的燃气企业、小型燃气企业,特别是乡镇农村的燃气企业。

  对城市燃气企业而言,配气成本的竞争力更重要。提高配气成本的竞争力,既是城市燃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对城市燃气公用事业的根本要求,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关系到各方面广泛用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应将配气成本作为选不一样社会资本投资进入城市开展配气服务经营的重要依据和前提,促进不一样的区域企业之间展开公平公开的成本竞争,有效克服经营区域垄断性的弊端。

  研究情况表明,城市燃气企业的购销差价较小,购气成本占售气收入的比重较高,而且利润率也较低,因而普遍对购气价格持续上涨的承担接受的能力较差。因此,为保障城市燃气企业维持正常运营及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当前尤其急需建立并完善城市燃气购销价格联动机制,在配气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购气价格上涨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售气价格。

  研究情况表明,城市燃气企业工程安装收入的利润对维系企业正常运营的作用较大,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尤为重大。而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城市燃气行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初装费改革,应根据配气价格改革的整体要求,在促进城市燃气工程安装市场规范有序竞争的同时,积极稳妥谨慎推进初装费改革,避免因此对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研究情况表明,配气管网是城市重要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保障配气管网安全运作满足城市用气需要是城市燃气企业第一位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在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下,企业根据保障管网安全生产、加强储气设施建设及管网智能化运营等诸多方面的需要,不断地增加投入。因此,制定配气成本和价格相关的政策,应最大限度地考虑上述因素对配气成本的影响。

  研究情况表明,城市燃气企业的人员和资产效率是影响配气成本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应在分析城市管网运作情况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运维、销售和管理等环节根据工作量分别制定人员效率和资产效率指标,并建立有效的成本和价格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城市燃气企业积极努力提高效率、主动减少相关成本,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城市燃气行业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