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案例

海上风电工程

《高瞰一眼丝路·思路》系列(一)陆上丝路续新篇

发布日期:2024-04-10100    已浏览 作者: 海上风电工程

 

  本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建议提出10周年。曩昔10年,河南以做优做强物流纽带为打破口,“四路”协同开展,“丝路”越织越密,推进河南与世界无缝联接,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敞开开展的新路子。

  本年十一国庆假日,河南播送电视台交通事业部推出特别策划《高瞰一眼丝路•思路》融新闻媒体报道,以河南省内古丝绸之路相关遗址遗存、文献记载和考古效果为依托,深化解读我国传统前史背景和文明、考古遗址的丰厚内在及新时期开展海陆空网“四条丝路”的重大意义,引导广阔干部群众逐步增强前史自觉,坚决文明自傲,奋勇当先建造愈加出彩的河南。

  《高瞰一眼丝路•思路》融媒体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一篇《陆上丝路续新篇》:崤函古道的车辙印,记载着前辈白手起家东西方沟通的过往;中欧班列的“新驼铃”,奏响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动听乐章。

  崤函古道,坐落古丝绸之路的河南境内,东起洛阳,西至潼关,南依巍巍崤山,北临九曲黄河,弯曲数百里,连续数千年。

  作为丝绸之路上极为险恶的路段,崤函古道既是“襟带两京(西安、洛阳)”的锁钥,也是自古以来华夏通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隋书·食货志》、《旧唐志》等史籍记载:汉唐两代,为保证民生,每年经此道,由洛阳输入关中的粮食多达数百万担。近年来,在古道沿线出土的各个时期的很多窖藏古钱币,更是其物资沟通、经济繁荣的前史见证。三门峡境内的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是古丝绸之路上保存较为无缺的路途遗址。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当选《世界遗产名录》,崤函古道是其仅有路途遗产。

  数千年的年月洗礼,崤函古道的雄风已湮灭于前史的尘烟。陈旧沟通的现代连续,以铁路为纽带,铺就中欧交易新通途。

  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开行,我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就此敞开。十年来,河南“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贯彻落实习“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纽带,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造多做奉献”重要指示,河南加速建造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推进中欧班列(中豫号)构成欧洲方向为主、中亚、东盟方向为辅,21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世界物流网络,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余座城市。

  十年来,从开行之初的每月一班到现在常态化的高频均衡对开,郑州中心站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300列,承运货品上万种,进出口货运量近420万吨、货值280多亿美元,归纳运营才能坚持全国前列,郑州成为中东部仅有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为打造好“陆上丝绸之路”的“黄金列车”,河南还立异推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运贸一体化”等特征品牌,活跃开展“班列+园区”“班列+电商”“班列+大宗物资”等运营形式,开行了跨境电子商务、世界邮件、煤机设备、新能源轿车、信阳茶叶和生果冷链等特征专列,班列工业带动力和世界竞争力显著地增强。到2023年8月,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9224列,年末前估计打破10000列。

  古丝路·新思路,“钢铁驼队”正尽力奏响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华夏最强音”,助力内陆河南奋力跨进敞开前沿,续写陆上丝路新篇章。

  记者:杨光、夏青、李芳、王骁、雷静、栗倩、张睿、蔡艺彤、耿娟、廖忆、张俊林、姚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