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干货!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分析——上海电气: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发布日期:2023-11-03306    已浏览 作者: 行业动态

 

  (原标题:干货!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分析——上海电气: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海上风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步于欧洲,自此也开启了一项人类可通过更多清洁资源的新领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全球海上风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慢慢的变成为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吸引着慢慢的变多的国家和企业加入其中。

  目前,中国海上风电行业的主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分别是上海电气(601727)和远景能源。总的来看,上海电气和远景能源都实现了从上游叶片生产到中游整机制造的产业链布局。从市场地位来看,上海电气的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全球第三,而远景能源是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全球第四。

  上海电气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02年,上海大隆机器厂是上海电气最早的大规模的公司,这是上海近代机器工业的萌芽。1993年12月,上海电气联合公司改组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1996年10月,上海市批准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和上海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实行联合重组,组建新的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2005年4月,上海电气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上海电气A股成功上市(601727.SH),上海电气成为A+H股份上市公司。2018年,7月,上海电气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公司的海上风电产品主要由W3600/4000风电机组、4MW风电机组、D6/D7风电机组和D8风电机组等四大产品。其中,4MW风电机组是中国海上风电市场上最受喜爱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占据非常大的优势。此外,D8风电机组是上海电气直驱平台目前推出的大容量的产品,是市场上成熟度、可靠性极高的海上产品。

  在风电设备领域,公司致力于创造有未来的能源,目标成为全世界领先的风电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公司持续改进产品性能、质量,拓展服务业务广度和深度,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经济、更稳定、更智能的风电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以智能化助推风电进化、数字化赋能风电未来,在2020年上线i-WINDSIGHT平台,建立起闭环的风场评估体系,逐步构建了平价时代数字化风电场开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能力;推出数字化、平台化新机型,提升发电量同时借助部件复用降低成本。

  i-WINDSIGHT平台是一款贯穿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及协同行业生态链的数字化设计平台,依托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提供风电场规划、环境数据库、精细化微观选址、风功率预测、经济性评估及后评估等多个模块化解决方案。i-WINDSIGHT平台的上线标志着上海电气风电将建立起闭环的风场评估体系,为迎接平价时代做好准备。

  2020年,公司已在欧洲、北京、杭州、汕头、西安设立了研发中心,逐步构建了全球性开放研发体系。

  2020年,公司的国内首台8MW海上风机实现“黑启动”成功;发布全新海上“Synergy”中速传动平价产品平台,面向中国低风速区海上市场;自主研发的世界最长的风电玻纤叶片S90叶片成功下线。

  “Synergy”平台产品WG5.55F-172机组海上风机新机型2020年10月14日在上海电气展台正式对外发布,产品联合威能极协同设计、共同开发,打造中国海上后补贴时代最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该新型额定功率5.55MW,叶轮直径172米,年平均风速8m/s,单位千瓦扫风面积为4.18。另一款机型W6.5F-185海上直驱新机型在“创新剧场”重磅发布。该机型额定功率为6.5MW,叶轮直径为185米,叶片长度90米,单位千瓦扫风面积为4.13。该机型为中低风速中远海区域海上风电开发量身定制。

  2017-2019年,公司的风机产销量一直维持在2000兆瓦以下。2020年,由于国家层面不再进行补贴,故2020年的产销量大幅度上升;2020年,公司的风机产量为5547兆瓦,销量为5098兆瓦。从产销率来看,公司的产销率一直维持在100%左右。2020年,公司的产销率为91.9%。

  根据GWEC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电气的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在全世界占比9.71%;排名第三。

  近年来,公司的能源装备业务呈现波动上涨的趋势;从2016年的415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522.3亿元;而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呈现波动下跌趋势,从2016的52.5%下跌至38%。

  根据公司公告显示,上海电气公司将发挥供应链平台上1万多家供应商、5千多家客户及1千多家供应商兼客户的比较优势,打通数据,挖掘资源,打造采购、销售一体的工业品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广智慧供应链服务。

  此外,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谋划新产品,明确核心技术需求,建立一批重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公司将积极落实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加快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产出和成果产业化,加强对科学技术人员的正向激励。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