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海上风电技术难题的解答人——记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林毅峰

发布日期:2023-11-12315    已浏览 作者: 新闻资讯

 

  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软件著作权、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和勘测设计成果奖励、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技术专利授权,还有工程建设项目中大大小小无数项攻关成果……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院”)副总工程师林毅峰的履历,是由一项项技术成就组成的。

  从业近二十年,林毅峰一头扎进工程研发技术,“沉迷”于察觉缺陷、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这一项项技术成就,正是他对一道道海上风电技术难题交上的答卷。

  2006年,中国海上风电迎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黄金期。同年,上海院成立新能源设计研究院,为进军海上风电勘测设计领域做准备。2007年,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启动,这是亚洲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当时国内海上风电还处于空白状态,由于工程地质和施工条件的差异,国外海上风电经验借鉴价值也十分有限。欧洲等国际海上风电同行对中国是否能自主完成首个海上风电场勘测设计与建造充满质疑。

  就在这时,林毅峰从干了六年的水利水电岗位调往新能源院,担任上海东海大桥项目设计总工程师。

  我们的勘测手段能不能在海上复杂环境情况下把需要的地质参数搞清楚?整个风电场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出来?面对中国海上风电技术“无人区”,林毅峰心里也有些打鼓。“但是作为员工,要服从单位的需求和安排。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勇于担当负责、直面风险挑战。而且把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我,也是组织上的信任,不能辜负。”

  海上岩土工程勘测考察、海洋环境条件分析、风电机组载荷计算、风电机组支撑结构及基础选型……无数个问题等着林毅峰去解决。

  风电机组基础是海上风电场的主角之一。当时全球海上风电领域,绝大多数都是欧洲传统单桩基础型式“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在12年前,这种单桩基础型式应用到东海大桥项目存在诸多的障碍。欧洲海洋地质条件以砂土为主,而东海大桥区域以软土地基为主。若使用单桩,就像“一根筷子插到豆腐里”,侧向承载力较低,稳定性差。此外,当时国内的施工能力和施工设备还不足以满足单桩的施工需求。

  单桩、导管架等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因软弱的海床地基条件和当时施工能力的制约而被一一排除,林毅峰和团队提出了高桩混凝土承台群桩基础型式——用八根斜桩支撑一个混凝土承台来一同承担风电机组的载荷。这不仅解决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也是一种“本土化适应性设计”——国内有现成的设备和大量施工经验适用于高桩混凝土基础的打桩施工。东海风电场靠近航道,有被撞击的风险,高桩混凝土承台基础还具备强大的防撞性能。

  如今,十年过去了,随着海上风电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进步,出现了很多新的风电机组基础型式,但是在国内新建和已建的风场里仍有很大一部分风机使用的是高桩混凝土承台基础型式。

  风电机组基础载荷计算是海上风电的核心技术,也是林毅峰面临的又一个难题。高桩混凝土承台基础解决了地质条件、国内施工水平和撞击风险等多方面问题,但同时也加大了风电机组载荷计算的难度。这种基础型式属于首创,其他风电场并没用过,因此国外通用的软件不能直接计算东海大桥项目风电机组的载荷。“虽然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复杂,但是必须要突破。”抱着这样的决心,林毅峰和团队在解决基础和上部风机的载荷计算问题上下了大功夫。

  国外现成的软件无法直接用,林毅峰和团队只能自主研发。先从理论上分析上部风机与底部基础的受力情况,摸索出一套算法,把高桩混凝土承台基础型式计算模型开发出来之后,使用第三方软件,将模型与国外通用软件进行嵌套,最终实现荷载计算。在解决东海大桥项目一大核心技术难题的同时,更让林毅峰高兴的是,“这个技术虽然针对的是东海项目,但是它是一种共性关键技术,更大的意义在于解决了以后我们在基础型式创新时怎么使用国外软件做计算的问题。”

  其实,整个东海大桥项目是探路者的角色,林毅峰和他的团队就是探路的先锋。对中国海上风电行业而言,东海大桥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一片空白的状态下,通过这一个项目的历练,摸索出了海上风电勘察设计的路子,填补了我国海上风电勘测设计技术空白,初步奠定了我国海上风电勘测设计技术基础。对从事海上风电勘测设计的工程师们而言,东海大桥项目的成功使他们极大的提升了自信心,“以后再做海上风电项目心里就有底了”。

  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建成以来,荣获了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到今年,刚好经受了十年考验,目前依然在安全稳定运行中。

  2013年,林毅峰接到河北乐亭海上风电场勘测设计的任务。这是中国北方第一个海上风电场。在北方寒冷海域,海面有长达百余天的冰期,海冰撞击风机塔桩会产生安全风险隐患。怎么样才能解决海冰问题,成了新的考验。

  尽管海上风电的发源地欧洲诸国也面临高纬度气候严寒等建设问题,但由于欧洲海上风电开发多处于深海非结冰海域,并无太多抗冰设计的成熟经验可循。海冰工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对项目团队来说是全新的领域,只能从头开始学习。

  林毅峰带领团队收集国内外海冰技术资料做系统研读,梳理出关键技术,掌握了冰荷载的计算方式,创新性地将海上钻井平台抗冰结构引入海上风电场建设中,结合海上风电施工特点研发出后装配式单桩抗冰锥结构,并率先对高桩混凝土承台群桩基础开展了抗冰设计研究,委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冰力学与冰工程实验室做物理模型试验及抗冰结构优化工作。

  海冰问题同样出现在后来的三峡集团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中。项目团队在河北乐亭海上风电场抗冰设计的基础上,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一体化载荷优化上取得了新突破,形成了我国寒冷海冰条件下风电机组基础抗冰设计的成套技术,并形成了三峡集团企业标准,正在主持编制国家行业技术标准。

  除了海冰,庄河项目的地质条件也带来了新挑战。庄河海域地表是浅覆盖层,打桩很容易打到岩石上,风险和成本都很高。庄河地下还存在溶洞,如果桩打进溶洞,就会悬空,造成安全风险隐患。为了适应庄河地质条件,林毅峰和团队从设计上创新,设计出嵌岩组合大直径单桩,上面是钢管桩,下面用一段混凝土灌注桩,解决了特殊地质条件下风电机组基础安全问题。

  2015年,林毅峰担任三峡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项目项目经理和设计总工。这个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奥林匹克竞赛场”集结了目前国内外8个主流风电机组设备供应商的14个单机容量5兆瓦以上的机组同台竞技。兴化湾项目地质条件堪比庄河,不一样大容量机组集中使用是又一次的技术挑战。

  然而这一次,更大的压力在工程进度上。为了找出最合适的风电机组,助力三峡集团实现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需要以最快的进度完成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的同台竞技。

  针对紧张的设计周期和复杂的设计边界条件,林毅峰提出,采用四个大直径直桩取代斜桩,充分的发挥直桩在浅覆盖层灌注和嵌岩施工的优点,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确保工期受控。虽然直桩施工较快,风险相对可控,但是要牺牲一定的经济效益,因而在斜桩还是直桩选择论证上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到底是直桩还是斜桩?最后拍板的压力落在了作为项目经理和设计总工的林毅峰肩上,这个选择将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决策会议前夜,林毅峰几乎彻夜未眠。“设计院不是纯粹考虑技术,安全在第一位,经济性、进度等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一夜辗转反侧,林毅峰最终决定使用直桩。项目建设结果证明这个选择是合适的,直桩方案有效化解了浅覆盖层沉桩的风险,兴化湾项目最终如期完工。

  “工程师的职责就是不断地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不要总是抱怨做设计太累,要轻松地活在这些困难和挑战之中,并体会其中的快乐和成功时刻的兴奋。”林毅峰说。

  上世纪90年代,林毅峰在高考志愿专业一栏上勾选“水利水电工程”时,对这个专业的认知几乎为零。幸运的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林毅峰发现了自己对这个专业是感兴趣的。

  2000年春天,林毅峰研究生毕业进入上海院,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他再次感到“幸运”——在水利枢纽项目设计过程中,发现这就是自己想要追求的事业。

  2007年被选为上海院海上风电的探路者,林毅峰又“幸运”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沉迷”于海上风电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似乎“幸运”总是额外眷顾林毅峰,无论是自身懵懵懂懂的选择还是因单位发展需求的“被选择”,最后总能抵达他兴趣所在的领域。

  从水利水电到海上风电,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跨专业”,却并未给林毅峰造成太大困扰。“水利水电与海上风电涉及到的具体学科虽然不同,但基础理论是相同的。而且我有兴趣通过学习解决遇到的问题。”林毅峰觉得,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下,多学科交叉是非常普遍的,“跨专业”不过是要经历一个不断学习、适应、提高的过程,而这样的一个过程,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必经之路。

  扎实的专业基础、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行业的热爱,支撑林毅峰快速且平顺地完成了过渡。上海院新能源院设计人员范可不禁感叹:“一些我们可能要花一个月才能消化的知识,林总只用一周甚至两三天就掌握了。”

  为了不断给自己的“知识库”扩容,林毅峰从未停止过学习。除了在项目中通过处理问题的过程学习新知识,2005年至2010年,林毅峰在职攻读并取得了同济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博士学位,在广义有限元理论和工程应用上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升作为工程师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同时取得了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这位“老师”的引领下持久学习,林毅峰却做到了。他对编程感兴趣,就在满满当当的工作安排中挤时间,平日晚上或是周末,一旦稍微有点空闲,就在电脑前写代码。几年的日积月累,敲下了数万行代码,最终编写出一个海上风电基础设计优化程序,还申请了软件著作权,获得了三峡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方向和努力一样重要,要对自身及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精确的判断,何时放松了这种关注,何时就会被竞争所淘汰。”作为工程师和上海院海上风电的技术领头人,林毅峰脑袋里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要瞄准战略制高点,做事不能局限于现在,而是要往前看十年甚至二十年。”林毅峰这一次瞄准的,是漂浮式海上风电。

  由于我国大陆架比较平缓,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场规划几乎都在40米水深范围内。受水深条件制约,有预测称至少未来五年国内都不会大规模地建设漂浮式海上风电。

  但是在林毅峰看来,漂浮式海上风电作为风电的高端产业,浓缩了海上风电高端共性关键技术,是海上风电技术的明珠。“漂浮式海上风电是海上风电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作为三峡集团海上风电技术引领战略的重要实施者,上海院一定要抢占战略制高点,以打造大国重器的使命感推进漂浮风电研发。做完漂浮式海上风电回过头来再看别的类型的海上风电项目,一定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

  在林毅峰的带领下,上海院漂浮式海上风电设计研究团队走在了国内最前列,目前已完成上海市科委两个漂浮海上风电科研项目,同时正在开展上海市深远海漂浮风电重点项目和三峡集团广东阳江漂浮风电样机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对漂浮式海上风电基本的关键技术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案。

  前端技术的研究也并非一帆风顺。光是漂浮平台的选型,就花了林毅峰和团队将近两年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第六版方案。“第一个方案做出来觉得有问题,但是当后续方案把第一个方案的问题解决后,依旧是觉得不满意,想再优化一点,慢慢往前推进。”在技术问题上,林毅峰总是如此“爱较劲儿”,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虽然很难,一路磕磕碰碰不停,但是只要走起来,在磕碰中也是能成长、前进的。”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专注岗位、保持热爱、坚持学习,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是林毅峰应对风险挑战、抢抓发展机遇、走向行业前端的“秘密武器”。

  林毅峰曾在工作感言中写道:“个人英雄主义只能成就作坊中的优秀工匠,只有团队融合精神才可以将杰出工程师打造成现代复杂系统工程的领航人。”他常说,“项目是团队的项目,单单依靠个人力量是做不好的,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力量去完成。”

  作为上海院海上风电项目经理和设计总工,林毅峰带领、团结和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专业合理、年轻有为的海上风电场勘测设计核心团队,这支队伍在我国海上风电场起步阶段的摸爬滚打中锻炼成长,是我国第一支完整经历了从规划选址、施工图设计到项目后评估的优秀技术团队。

  对于人才教育培训,林毅峰认为重点在于“抓”和“放”要拎清。所谓“抓”就是要把握大方向,把控关键风险点,对项目负责;“放”就是该放手的要放手,给小组成员成长锻炼的机会。

  当初做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时,项目组才十来人,这是上海院海上风电团队的雏形。在林毅峰的“抓”与“放”中,通过东海大桥二期、上海临港、河北乐亭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的锻炼,一批主设人能力慢慢成长起来。此时上海院融入三峡集团,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平台,当年的主设人相继成为各个重大海上风电项目的项目经理、设计总工。

  林毅峰开始更多地充当起“救火队员”的角色。哪个项目设计遇到瓶颈、施工现场出现突发情况,林毅峰总能及时“支援”,找到解决的办法。

  宋础是从东海大桥项目成长起来的设计人员之一,现在是大连庄河项目的项目经理。“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多早或是多晚,只要有问题找林总,他总是会第一时间回复。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总是能帮我们找到办法。”她说,“有林总在,我们心里更有底气。”

  对于这些在林毅峰带领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而言,榜样的力量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看到比你优秀那么多的人还那么努力,就更不敢懈怠了。”上海院新能源院的设计人员校建东说。

  十数年如一日,林毅峰的敬业精神已刻进骨子里、融入生活中。上海院的楼里,亮到最晚的几盏灯,总有一盏是林毅峰办公室的。

  上海院的海上风电项目遍布全国海岸线天都在出差,同事们笑称他是“空中飞人”。为了不耽误白天工作,林毅峰都尽可能地选择晚上的航班。有一次,为了大连庄河项目,他一天踏遍了中国四个直辖市——天亮从上海出发,上午到重庆海装风电开会,中午飞往北京参加三峡集团的会议,当晚又赶赴天津协调海冰试验。

  即使工作如此繁忙,林毅峰也从不在培养年轻人上吝惜时间。校建东还记得,2006年他在上海院实习的时候,有一次写程序“卡壳”,是林毅峰到他的电脑前手把手教他一行行地敲代码。“当时我只是个实习生,林总工作特别忙,但是有问题请教他,他都会特别认真地解答。”对上海院里许多年轻人而言,林毅峰就像是他们的“哆啦A梦”,他的“百宝袋”里装着无尽的知识和新颖的点子,在所需之时及时分享,帮他们解决困难、不断成长。

  今年6月,林毅峰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员”称号。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的理想和责任,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对科学技术创新事业永远心怀敬畏,不断攀登海上风电技术高峰。

  “人来到这个世上,总归要为社会大众做点事。”作为一名工程师,林毅峰的初心是立足岗位,为提供清洁能源技术解决方案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秉信“实践是工程师的双脚”,林毅峰格外珍惜每一个参与项目建设机会,也一贯全心全意、认真审慎地对待项目出给他的一道又一道难题。海上风电这张持续更新的考卷,林毅峰正在并将继续解答下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0月30日,由三峡云南能投投资建设的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官屯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并网装机0.6万千瓦。至此,三峡云南能投累计并网新能源项目达11个,装机规模达100.02万千瓦。自2021年8月首个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三峡云南能投积极做出响应云南省“三年光伏行动”和建设绿色能源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大资源投

  11月7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三峡能源、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与林德中国签署能源合作意向书。林德中国总裁唐瑞平,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袁英平,三峡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吕东出席并见证签约。三峡集团采购物资管理中心副主任孙晓明出席活动。此次合作意向书的订

  11月7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三峡能源、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与林德中国签署能源合作意向书。林德中国总裁唐瑞平,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袁英平,三峡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吕东出席并见证签约。三峡集团采购物资管理中心副主任孙晓明出席活动。此次合作意向书的订

  当地时间10月31日-11月2日,2023世界水电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期间,三峡集团总经理韩君与国际水电协会、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安德里茨水电有限公司、福伊特水电集团等水电国际机构和企业代表会谈。11月1日,韩君会见国际水电协会执行总裁艾迪·里奇。双方表示格外的重视水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

  11月3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在京与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一行举行座谈,双方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深化海上风电、产业图谱规划、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资本金融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良友出席座谈。雷鸣山对天津市委、市政府长期

  11月1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与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座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后,双方一同见证了三峡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良友和王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三峡巴西公司帕尔梅拉陆上风电项目开工仪式在巴西帕拉依巴州皮库伊市举行,三峡国际副总经理高鹏及三峡巴西公司和各参建方代表参加。▲三峡巴西公司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开工仪式现场帕尔梅拉陆上风电项目位于巴西东北部帕拉伊巴州,总装机容量648兆瓦,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实现并网发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2日三峡水利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截至2023年10月31日,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0,599,1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55%,购买的最高价格为8.04元/股、最低价格为7.55元/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1日,三峡集团发布《三峡集团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塔筒设备集中采购(泸溪代朝山、黄集一期)招标公告》。项目概况本风电场主要位于泸溪县武溪镇、洗溪镇、浦市镇一带,风机沿鸡石嘴-野猫坳-钩头山山脊布置,高程在500m~800m之间,风场分部比较集中。泸溪代朝山风电场工程装机

  10月27日,经过5个多月的稳定试运行,鄂西地区顶级规模垃圾发电特许经营项目——湖北省宜昌市生活垃圾发电特许经营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项目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峡集团与宜昌市携手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10月26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在南宁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自治区政府主席蓝天立座谈,双方围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合作深入交流。会谈后,双方一同见证三峡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领导蔡丽新、周异决及钟得志,三峡集

  2019年12月6日-8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主办的“2019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700位国内外海上风电专家学者相约首都,发表主题报告及专题研讨,并同期举办“2019年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奖颁奖典礼”,表彰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的优秀单位、个人,揭晓并颁发2019年度最具影响

  11月8日,广西投资集团发布《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标段二EPC总承包工程中标结果公示》的公告。该标段招标内容为:本标段(34台单机容量8.X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的工程勘测设计直至竣工验收移交的所有手续(含涉及发包人未做而施工、验收等工作需要的其余所有专题报告、文件等编制、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迈入新拐点。困扰海上风电发展的多重因素,都得以厘清或实现突破。如广东国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竞配真正开始启动,自然资源部发布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通知,广西完成区首个分层设权方式不动产登记等。与此同时,慢慢的变多的省份提出了超预期规划,释放了大量的开发资源。《“十四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8日,运达股份接受特定对象调研,以下为原文内容:1、2023年1-9月公司新增订单及在手订单情况?答:2023年1-9月,公司新增订单11,365.69MW。截止2023年9月底,公司累计在手订单22,966.82MW,其中2MW-4MW(不含4MW)风电机组2,467.80MW,4MW-6MW(不含6MW)风电机组9,869.32MW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中国电建电建新能源公司辽宁省营口市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可研及相关专题研究服务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选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辽东湾海域#1、Y1、Y2场址(共460万千瓦)中,选取有效总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招标范围:针对上述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技术

  11月8日上午,由中交海峰风电投建的国内首艘多功能风电运维母船“海峰3001”重大改造项目在马尾造船厂举行交船仪式。中交海峰风电总经理助理黄国福,福建船政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如堂,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等单位领导出席并见证交付仪式。黄国福表示,“海峰3001”研发配置了先进的海上风电运维成套

  11月8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立能源展台上,日立能源与上海电气共同宣布组建合资公司——上海电气日立能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并为新公司举办揭牌仪式。同时,合资公司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刘平与日立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张金泉在现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8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指出,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稳中求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的通知》(鲁政发〔2022〕4号)要求,结合《山东省海上风电财政补贴细则》有关法律法规,组织专家组对东营市上报的2022年度建成并网海上风电项目财政补贴申请材料

  近日,由粤新海工旗下子公司广州市海皇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上海岭洲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的4+4两型风电运维船的第一艘“岭洲801”顺利完成试航,还有7艘将在接下来三个月内陆续完成试航工作。本船总长38米,入级CCS,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速风电运维船,船体为钢铝混合结构,本船采用快速性兼顾耐波性双模式,

  日前,丹麦风电开发巨头rsted(沃旭能源)首席执行官Nipper否定了重新开发美国OceanWind海上风电项目的可能性,并警告称rsted也可能退出Skipjack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Skipjack位于美国特拉华州外的大西洋海域,最初由DeepwaterWind开发。2018年11月,rsted通过收购DeepwaterWind成为项目新业主。项目装

  据孟加拉国《每日星报》6日报道,该国政府已原则上同意对在孟加拉国建立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孟加拉国峰会集团(SummitGroup)在一份新闻稿中称,该集团与丹麦的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合作伙伴(CIP)和哥本哈根离岸合作伙伴公司(COP)在今年7月初提出了这项价值13亿美元的投资建议。报

  位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的中天大丰海缆系统项目是该区新能源产业延链项目之一。在公司的生产车间,原材料铜杆经过单丝拉制、导体绞合、绝缘三层共挤、金属屏蔽层、成缆铠装等步骤,一条应用于海上风电场、岛屿能源互联、海上石油平台等工程领域的交、直流海底光电复合缆就生产完成了。公司CEO陈杰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