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

技术研发

老中青三代海员的职业选择

时间: 2024-02-11 01:25:01 |   作者: 技术研发


  金秋9月,“金九银十”高校毕业生求职季正式来临。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和航运事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海员这样一个职业备受关注。

  从莘莘学子到资深船长,无论是20岁、40岁还是60岁,老中青三代海员既是“承者”,也是“传者”,每个人掌握着成长的舵盘,推动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

  选择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一种人生。对于青年海员来说,他们会在选择职业时,更加关注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平衡,倾向于考虑发展前途、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出生于1997年的梁鸣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希望尽快能挣到钱,实现自食其力的目标。”今年26岁的梁鸣志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如今已从事航运业两年,现在是一名集装箱船驾助。

  海员第一次上船不仅是从理论到实操的过渡,也是他们开始独立工作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的起点。“第一次上船,按公司安排去往一个指定的地方与即将同船共事的同事汇合,一群职务与背景不同的船员同住在公司安排的酒店等待登船,每两个人一个房间。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我感到很局促不安还别扭。听说船上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于是趁着难得的空闲时间几次到商场购物,希望更周到一些。尽管刚毕业没什么钱,也毫不吝啬地买了很多东西,也算缓解了初次上船前的紧张与惶恐。”梁鸣志讲起自己第一次上船的情景面露笑意。在他身上可以感觉到一种青年海员独有的朝气蓬勃,虽然从业经历并不算久,但如今在日渐熟悉的岗位上也能尽显从容。

  在梁鸣志看来,船上工作相比陆地而言并没有多大区别,但生活环境却差强人意。“特别是每日晚饭过后休息的那一段时间,实在难熬。因为能找到的娱乐项目实在少得可怜,娱乐设施也是寥寥无几,这使得每个人基本都更愿意待在自己的房间。”作为一名95后,面对船上生活的枯燥无聊,梁鸣志表示无奈。每当这时,他会使用船上分发给每个船员的限流量的账号登录上网,用微信与家人朋友联系,或者看看电视剧做一点运动,转移注意力,用来缓解低沉的情绪。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对“成为一名海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给出的答案是:至少需要具备独处的能力。“船上工作每个人各司其职,上班时间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自然休息时间也不会一样,更有甚者,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他解释说。

  即使在船上的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但在工作中的收获仍然让梁鸣志感觉未来可期。“一到沿海航线,拖网渔船甚多,避让渔船让我印象最深刻。因为学的是驾驶专业,在驾驶台能亲自指挥船舶与他船成功避让,能真正让自己感觉到学有所用,收获颇丰。”

  作为中坚力量的海员,他们是老一辈海员事业的继承者,也是青年海员的传授者。人到中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已不再跑船,但仍然从事着与这份职业紧密相关的工作。今年42岁的詹先凯就是如此,2005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的他,2008年初到香港,如今已进入行业18年,现任中远(香港)航运好望角船室经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个老乡学轮机专业,跑远洋。人家见多识广,不仅能挣钱还能周游世界,因此那时候感觉海员是很不错的职业。”最初选择进入行业的契机,便是詹先凯目睹了那时船员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刚入行的时候,正好碰到航运市场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8年高峰期间好望角型船的期租水平能做到200000美元/天。”

  除了赶上行业黄金发展期,第一次上船的情景也给詹先凯留下深刻印象,让他坚定地选择了海员这样一个职业。“2005年我第一次上船,是艘17万吨的好望角型船。第一感觉就是船太大了,290多米长、45米宽,庞然大物横亘在眼前,那时的我惊呆了。”时隔多年,回想起来还是令他震撼不已。

  如今,船上工作期间的各种经历在詹先凯看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在好望角遭遇恶劣天气,收到几十海里外别的船舶断裂沉没的消息让詹先凯印象非常深刻,但职业生涯遭遇过低谷也有收获的欣喜。“一开始三副下船回公司,申请换二副票,期间换证主管对船员不大友好,最有收获的时候就是职务晋升,获得认可。”詹先凯说。

  无论是早期做海员还是如今做船室经理,在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詹先凯都坚定内心往前走。在他看来,不单单是海员,各行各业都一样,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船员,一定要有责任心。“在海上航行期间,20多号弟兄相依为命,不管做什么,要尽职尽责。驾驶员做好航行值班、轮机员维护好机械设备,确保安全。”

  “目前,国际贸易80%通过海运来完成,希望市场健康发展,良性循环。作为年轻一代的海员,把握机会,在船期间和老师傅多学习相关技能;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商务知识,为将来到陆地上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对行业和年轻海员的期许,他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老一辈海员通常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崇高的职业精神。他们在年轻时投身航海事业,不断克服困难与挑战,保障船只与货物的安全。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海洋运输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58年出生在黄浦江边的胡月祥,自小便与船舶结缘。童年时在父亲工作的江南造船厂经常与机器设备打交道,后来,邻家大哥被远洋公司录取,受到村里年轻人的追捧,也让胡月祥羡慕不已。每次到浦西,他最喜欢站在渡轮的驾驶台下面,观看驾驶员开船。远方的大海波光闪闪,风帆点点,胡月祥心中的航海梦自此萌芽。

  “我曾经立下誓言,不做到船长,我决不回凌水桥畔的母校。”年少时的胡月祥信誓旦旦地许诺,而后来的他也一步步实现了当初的誓言。1982年,胡月祥毕业于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大连海运学院,是如今大连海事大学的前身。顺利毕业后,他踏上了远洋船舶的甲板,如愿成为了一名海员。经过10多年的奋斗,他从水手、三副到二副、大副,最终成为船长,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深蓝,实现了最初的航海梦想。

  从事海员职业35年,船长资历25年。胡月祥驾驶巨轮穿越五大洲、三大洋,与鲨鱼“并驾齐驱”,与天斗、与海斗、与海盗斗。坚守海上一线多年,历经无数风浪考验,胡月祥经受住了惊涛骇浪的洗礼,成长为高级船长。

  2015年,已经与海为伴30余年的胡月祥从船长岗位退休,但下了船的老船长并未切断与海洋的联系。退休后的他作为志愿者活跃在航海博物馆、社区和学校宣传航海文化和航海科普。“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去了解航海,加强对社会民众的航海文化、知识和习俗的宣传就是我传播航海文化的初衷。”胡月祥说。

  一个与海有缘的人,面对职业选择时坚定地走向海洋。学习航海知识、成为资深船长、传播航海文化,一路走来多有不易,但始终不变的是胡月祥那颗热爱航海的初心。

  青年、中年、老年,是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的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引人注目,照亮四方。老中青三代海员的职业选择是多元的,不同的时代会受其特定的职业追求和其他因素影响,但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海员,他们都是国家海洋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他们推动着海洋事业不断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