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案例

工程案例

没有句号只有逗号中国非遗保护十年唤起对民族文化的爱

发布日期:2023-11-08311    已浏览 作者: 工程案例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良辰美景三生梦,姹紫嫣红六百年,宛若夜空中突然亮起一颗璀璨星子,从心底唤醒了一片沉睡的心灵,中国的好声音震撼了世界。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也从这一年拉开了大幕。十多年前的中国,人们刚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时,总觉得晦涩难懂,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

  改革开放40年,从以民俗、民族民间文化为重点的记录、保护,到非遗保护体系的全面建立,随着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制度化、体系化、法律化建立和实践,“非遗”作为一个概念在我国已经家喻户晓。

  2002年8月,原文化部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报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稿)》。当时还未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来自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3年1月,原文化部真正开始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将通过建立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传承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方式,对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尤其是濒危遗产展开抢救和保护。

  2003年10月17日,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公约》于2006年4月生效,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11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国人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寻找失落的家园。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时期,面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日渐失落,慢慢的变多的有识之士也开始意识到,对民族民间文化源头的追寻迫在眉睫。

  2004年12月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张学忠大使(左)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递交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准书,中国是第6个递交该批准书的国家。

  2005年6月,我国大规模非遗普查开始,2009年底基本完成。据统计,参与这次普查的工作人员有50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115万人次,拍摄图片477万张,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9万多件,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87万项。

  2005年7月,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苏州论坛”举办。同年12月份,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确定“文化遗产日”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10大类,518项。

  2006年7月13日,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冯骥才任主任委员。9月,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7年4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近三十名专家学者历时7个月编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发布,全书六十余万文字、三千余幅图片客观、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518个项目的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以及濒危状况,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典籍。

  2007年6月5日文化部发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8年1月26日文化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1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确定第二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5大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551名。

  2008年6月7日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47项。

  200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30个省区市经省编办批准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14个省区市文化厅(局)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逐步建立。

  2009年5月26日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11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确定第三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7大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71名。

  2009年9月,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主办,自1979年开始,历时30年、凝聚了全国数十万各民族文化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全部完成。

  《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共4.5亿字、298部省卷、450册,包括:《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

  至2009年12月,全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7109项;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818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3776项。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

  2010年10月,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600多项“非遗精品”亮相。

  2010年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亟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已有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6月1日正式施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启动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走过了十多年的艰难立法之路。

  该部法律的出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上依法保护的阶段。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64项。

  2011年11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巴里岛举行,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3日,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独特说唱艺术伊玛堪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本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12月20日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8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确定第四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5大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98名。

  2012年中国传统桑蚕织技艺、京剧、中国皮影等共29项被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庆祝习俗等7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被列入《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截至2012年,各省区市公布了856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818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3776项。

  2013年6月14日,“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庆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在成都召开。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到38项,名列世界第一位。

  2014年6月,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在北京开幕,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1800余种、3000余册,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100余部。

  2014年12月3日,发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

  2015年12月,歌曲《给你一点颜色》刷爆微信朋友圈,这首歌是由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合作完成的,被网民和媒体称为“最牛摇滚” “民艺摇滚” 。一首歌,使得一项古老的艺术形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2015年10月25日至2016年4月,“滩头年画,魂兮归来” ——滩头木版年画北京展,在北京无用生活空间举办,历时半年,虽然不那么火爆却潜流暗涌,以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通过“展览、家园、分享”,表达了民间手工艺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的是传统生活方式对人心与社会的影响,关注年画背后人的生存状态及命运沉浮的密码,希望唤起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和手艺人的珍视。

  “保护文化遗产,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2015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纳入国家文化发展的策略十周年,让非遗资源融入当代我们正常的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经济,从情怀回归到现实。

  2016年1月,真正开始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57所高校成为首批试点单位。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入选理由:“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用以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首次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对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坚定决心和信心。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加大对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提出要遵循“尊重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使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提升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提高从业者收入,促进城乡就业。

  2017年,文化部会同教育部继续深入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印发了《关于实施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参与高校从原来的57所增加至78所,全年共举办研培班196期。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共举办2000多项大中型非遗宣展活动,参与群众超过1亿人次。

  2017年9月,文化部、中央网信办联合主办了“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中央网络媒体分四路,赴贵州、福建、山西、湖北开展非遗采访活动,全国1000余名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参观体验,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网上媒体报道量51.6万篇,相关线万人次,点击量过亿次。

  2017年,由于网络新媒体广泛、深度参与非遗传播,被业内称为“非遗直播元年”。非遗+互联网,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登上直播平台,现场展示平常难得一见的非遗“绝技”。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不仅有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斑斓多姿的无形文化遗产,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风俗、民族体育活动等,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也成为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

  民族民间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