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案例

彩立方2注册

福建泉州后渚港:一艘宋代古船的宿世此生(图)

发布日期:2024-03-1372    已浏览 作者: 彩立方2注册

 

  新华网福州5月15日电(记者刘姝君、孟昭丽、曹佩弦)30年前,福建泉州后渚港,一段“一差二错”让沉寂700余年的宋代古船抛却尘沙与世人碰头,见证了“泉州港”昌盛的古船也掀起史学界关于海外交通研讨的高潮。

  这艘宋代古沉船残长24.4米,残宽9.15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一艘首部尖、尾部宽、高尾尖底“福船”类型的海船。

  1973年,泉州后渚港的渔民在邻近海滩上捡了许多木块当柴火烧,却发现难以点燃。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听到此音讯后当即赶到现场,以为这可能是严重考古发现。这也让宋代古船奥秘面纱逐渐揭开。

  1974年8月,我国初次大型海湾考古开掘工程严重进行。当沉船上面2米多厚的堆积层被铲除后,一艘古船赫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场所有人拍案叫绝。

  “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发现时代最早、尖端规划的木帆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说。

  古代泉州素以造船业著称,不少古籍中均有泉州造船技能领先于世的记载,宋代古船的再现也让这些古书上的文字得到印证。

  丁毓玲和记者说,这艘古船采纳水密隔仓技能,即用隔舱板将古船舱体分红13个独立舱区。远洋航行中,即便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舱区。后来这一技能被马克波罗介绍到西方,水密隔舱技能逐渐被国际各国的造船界遍及选用。

  历史上,泉州港曾被誉为中世纪“东方榜首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之一,随船出土的香料、瓷器、木货牌见证了当年“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

  丁毓玲说,“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连续,“宋代古船的载重相当于唐代陆上丝绸之路700多头骆驼的总运量,跟着贸易量的增大,种类的增多,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逐渐凸显”。

  “走马跑船三分命”,为了生计,船工不得不投身于茫茫大海,近至东南亚,远达非洲东海岸,每年9月至11月,船队成西北风而去,每年4月至6月再随东南方归来。“行船到东都,出门卖土布。过水过汁真艰苦,为着一家的生路”凄美的闽南歌谣,就是船工早年纷繁外出营生的真实写照。

  现在,这艘古船的陈设处福建泉州开元寺古船陈设馆大门紧锁,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已有一段时刻。丁毓玲和记者说,因为时刻长远,古船这种大型木质文物保护困难,要考虑出土前的埋藏环境、时刻长短、原料等各项要素。

  现在,海交馆正对古船老朽的部位进行全方位查看,并用药剂进行灭菌和防腐处理,拟定相关医治计划。一起,对古船进行激光三维扫描,将古船信息数字化,然后便于专家学者进行研讨。

  再过几个月,医治期完毕,古船便会再次与大众碰头,好像一个老者向后人叙述海上轶闻。(完)

  1974年四、五月间,泉州市政协一次学习会上,王洪涛先生高采烈地告知与会者说他所在单位(泉州海文馆)在后渚港查询发现了一艘古船,船很大,船板很厚。闻者莫不为之快乐。我生长在海滨,父亲当过舵公,与船有些爱情牵连、听说是古船更觉心系。

  1973年,泉州湾后渚港,一艘沉睡了700多年的宋代古船被发现。次年,古船从海滩4米深处出土。这次考古发现在其时颤动全国,震动国际,也成为多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调查团来泉后的一个调查要点。